“珞珈政治学论坛”202001期成功举办(图文)
发布时间:2020/11/16 14:43:39来源: 浏览次数:

“珞珈政治学论坛”202001期成功举办(图文)


20201112日晚7点,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郭台辉教授做客我校珞珈政治学论坛,在学院332会议室作了题为历史社会学与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刘伟老师主持。校内外相关学科同仁踊跃参与论坛,其中包括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皇凤老师、我校社会学院张杨波老师等。另外,本院陈刚、吕普生、曹龙虎、朱海英、陈浩宇、杜姣等多位教师、博士后梁玉柱以及院内外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郭台辉教授主要围绕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危与机、历史社会学的可能贡献、历史社会学的可能障碍以及政治学如何启用历史资源这四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郭台辉教授指出,当前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危机表现为“转向过程”和“阐释现实”。我们一方面既缺乏政治学的学科追求,研究议题趋于单一化,另一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学术自主性,无法很好地进行政治学的知识生产。这种危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知识产品(概念与理论)长期不接地气;(2)丧失知识创造的主体性;(3)学科知识缺乏牢固的母体学科与本体论基础。

在看到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不足的同时,郭台辉教授也指出,当前很多政治学者已经认识到政治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困境,并开始积极尝试新的路径与范式。其中较为突出的前沿理论包括田野政治学、长周期政治、政治现象学、历史政治学、概念史以及历史制度主义等。这也意味着,日后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不再只是引进新的概念和理论,而是更强调新研究视角、方法(approach)的引入。郭台辉教授认为,未来政治学理论创新的源泉会更多来自于历史和田野。

接着,郭台辉教授对历史社会学对政治学的可能贡献与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历史社会学的可能贡献在于:(1)研究主题的扩展;(2)研究视角的多元;(3)研究技术的多样;(4)材料来源的多层;(5)研究结论的碎片化与细节化(一个批评)。郭台辉教授强调,我们开展政治学研究时,需要对历史社会学存在的如下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1)缺乏关注共同的核心大问题;(2)视角泛化而不聚焦;(3)方法抵牾而不互补;(4)材料繁多而不呼应;(5)结论不是回应而是发散。一言以蔽之,历史社会学的问题是总体缺乏共同认识论的指导与本体论基础。

然后,郭台辉教授从政治学本身出发,对政治学如何启用历史资源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第一,在政治学的学科属性方面,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需要客观描述现象,理解事实,阐释过程,解释因果,分析构成。但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政治学追求最高善的价值关怀,具有评价功能,倾向于为解决问题提供更优思路,设计并追求美好生活。因此,政治学对历史具有四种态度:一是立足于当下,不借鉴历史;二是将历史作为材料方法用于论证已有命题、假设;三是历史受制于政治(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理解历史);四是历史决定当下与未来。第二,在政治(空间)与历史(时间)的可能关联方面,郭台辉教授认为可能存在9种关联:(1)政治事实+历史事实=书写什么历史;(2)政治事实+历史观念=选择什么政治事实进入历史的历史标准;(3)政治事实+历史哲学=什么构成为政治事实;(4)政治观念+历史事实=选择什么史料的政治标准;(5)政治观念+历史观念=某种政治意识在某个历史时刻、历史阶段与进程的表现、始终或意义;(6)政治观念+历史哲学=特定政治观念如何有助于过去通向未来的普遍历史;(7)政治哲学+历史事实=论证某种政治信念永恒普遍的历史注脚;(8)政治哲学+历史观念=政治哲学的永恒命题如何经受历史已逝的冲刷,如何选择或结合特定的历史认知;(9)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如何在形而上学的预设达成统一。可以看到,政治学转向历史并非易事。第三,在西方传统的事实关联方面,政治与历史存在两个关联:一是循环论。人的本性决定政体循环,进而决定历史变迁的循环。政治与历史的循环是一致的;二是世俗化的历史进步论决定政治形态的走向与意识形态竞争。

由此,郭台辉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第一,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如何启用历史资源?第二,中国政治学在“转向历史”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既定观念与知识的挑战?第三,中国政治学发展需要重新拥抱自身传统,中国政治学者是否有能力转向自身传统?

在提问环节,郭台辉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回答了包含不同学科的本体论基础、历史政治学的局限性、跨学科研究、概念迁移与运用在内的多个问题,郭台辉教授的精彩回答也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论坛最后,刘伟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在本次学术报告中,郭台辉教授不仅系统梳理了历史社会学的学术谱系与研究逻辑,也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出发清晰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沿问题,并对历史社会学与政治学研究的结合路径进行了深入阐述。作为政治学研究者,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中国政治学的转型机遇,重新认识既有理论和范式,重新研究中国政治的现实与历史,并致力于构建研究问题背后的整体知识体系,以确立对中国政治更具创新价值的学术解释。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彭琪供稿,黄佳琦供图)


分享到:

Copyright ©2011-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Apple-app-store地址: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