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张凤阳教授来我院作学术讲座(图文)
发布时间:2018/01/12 09:11:30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1月8日晚,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凤阳教授在我院332教室作了一场题为“民族主义之前的‘民族’:一项概念史考察”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张星久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的闫帅、余泓波,武汉科技大学的张雅勤,本院的陈刚、唐皇凤、刘伟、曹龙虎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mmexport1515510902335.jpg

在报告中,张凤阳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概念史这一学科充满兴趣的原因,并讲述了自己为何最终决定用概念史的方法来解释“民族”这一概念。然后,张凤阳教授对概念史这一学科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大体的介绍。基于概念史的学科界定,只有达到了时间化、民主化、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四化)后,一个关键词才能被定义为基本概念。接着,张凤阳老师指出了当下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现有研究对“民族”概念的研究不足这一问题,并举例说明了汉语对“民族”一词使用的混乱。在此基础上,张凤阳教授提出了观察民族共同体的两个维度,即有限性的对外关系维度和聚合性的对内关系维度。最后,张凤阳教授就“民族”这一概念如何渐次达到“四化”标准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在古典语境中,表达民族的词汇“gens”与“natio”存在着二元区隔,古罗马人最早用“gens”表示高贵的本民族人,而用“natio”表示外来的、野蛮的非罗马外邦人。然而,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为何“natio”代替了“gens”,成为了“民族”?张凤阳教授对这一转变过程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梳理、解释,将这一转变过程具体分为了四波:第一波是基督教对古罗马的价值翻转,颠倒的“镜像效应”使得这两个词的概念发生了转换。第二波是因为“nation”在中世纪大学中的世俗化运用。第三波是随着领土型国家的建构,“nation”一词逐渐合法化。第四波是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对“民族”这一概念的新版论述。

mmexport1515510918206.jpg

报告最后,张星久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张凤阳教授通过引用一个新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从“民族”这样一个很小的概念生发出宏大的历史脉络,“民族”概念的界定,看着是个小问题却是大视野,是非常好的学术方法展示;另外,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概念上,甚至可以做进一步理解叫做现代语言。我们要通过完型了的现代概念,通过其历史生成过程,来解释现代性。这背后的哲学支撑是现代西方的语言学,其中有两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张凤阳教授的研究,一是语言的意义,二是语言游戏规则。语言的意义有赖于其使用者,而语言规则需要使用者的认同。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现代观念生成的历史。

张凤阳的学术报告内容充实、视野广阔,既开拓了在场师生的眼界,给人以极大的启发,也深化了大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供稿图)

分享到:

Copyright ©2011-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Apple-app-store地址:bet356亚洲版在线体育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

Baidu
sogou